查看原文
其他

什么才是真正的“95后”用户洞察?

2017-08-04 王可越 新思课
导读

设计思维主张延迟判断(defer judgement),对年轻用户群体尤其需要如此。产品设计“显得年轻”,或明目张胆地“讨好”年轻用户,他们非但不买账,还会笑话你“老黄瓜刷绿漆”——装嫩。为此,本文专门探讨年轻用户,与你一起思考“95后”行为与言论背后的矛盾与情感。

每年,研究机构或媒体都会抛出一系列年轻用户的研究报告,从“80后”到“90”,现在轮到了“95后”。最新的结论是:他们“活在当下”、“脑洞大开”、“爱好分享”、“感情用事”,这些说法真的站得住脚吗?

从我的角度来看,当前的在校大学生,主体是“95后”——他们很特别,又没那么特别。就像所有年代的青年人一样,他们之中有人感性,有人理性,有人早衰,有人对生活充满热情。在多元化的时代,根本无法一言以蔽之。

95后是“互联网原住民”数字媒介不可逆转地改变了年轻人的内涵。在中国这盆热烈、混合、滚动的火锅之中,年轻意味着一切可能性(参见拙作:中国式情境——热锅里的生存指南)。我们需要动态化地观察年轻用户,理解他们行为与情感的冲突与矛盾,而不是依赖刻板想象来进行揣测。



“我想这样” vs “我是这样”


在课堂上,我请同学们围绕“年轻”说出自己的关键词。在他们想出的几十个词或短语中,“想象力”“冲劲”“冒险”、“自由”等词的提及率最高。我追问:你真是这样吗?同学回答:“也许不是……但我想这样,冒险和自由是我的愿望。

在交流过程中,我们不难发现:“我应该……”或“我想……”与“我是……”之间差距巨大。前者是年轻的愿景,而后者则是年轻的现状。两者相互拉扯,体现年轻的自我冲突。例如:

“95后”真的“活在当下”吗?
       他们很多人善于盘算,在大多数判断过程中——无论消费还是恋爱,都体现出明确的理性倾向。

“95后”真的“反权威”吗?

年轻用户愿意为大v的“信息筛选”买单,实际上也在推崇新的数字化新权威。他们独立思考以及“反抗意愿”与海量信息并不成正比,甚至成反比。

“95后”真的“脑洞大开”吗?

他们使用中老年表情包,惯用流行词汇,他们只是在遵循、套用某些数字化“自嗨”的惯例。(看起来有创意的,都是在模板规制下的重复性拼贴)“开脑洞的意愿”与“开脑洞的实质”之间,也存在差异。

在特定场景下,“95后”思想活跃,表现出勇敢尝试的愿望,但在另外的场景下,顾虑并不比以往的年轻人更少。“双重话语”效应甚至更加明显(例如在创意中严格的自我审查)。在特定情境下的“自我表演”也许能引发“自我感动”,然而脱离情境后,之前的言语都成了“游戏”。

当然,我们必须面对消费主义与政治话语的双重压力,以及双重“罐装”(或“灌装”)的影响,这令“95后”的“我想”与“我是”之间的鸿沟更加明显。




理性保守 vs 感性奔放


很多用户调研报告宣布——年轻一代“放纵不羁爱自由”?为何我接触到的大学生却都相对理性?我发现:

课堂上喝可乐的人在减少,喝纯净水的学生在增加。
       在探讨养生保健知识,皮肤保养年龄大幅度提前提前,危机感明显,尤其担心变老。
        更早接触和学习金融知识,热衷于信用及分期消费,努力让生活费保值、增值。家境好的学生,也关注性价比消费,以及保本理财。他们甚至会谈论如何养老。

在我们的访谈中,女大学生——应该是超级感性的消费者,多数情况下,他们的购买行动是经过充分权衡和对比的。

有学生告诉我:吴亦凡很渣,但我喜欢他脸,我不当他粉丝,但可以用他的脸做屏保。这也是典型的高度理性化判断。


所以我们必须打破对于年轻一代“感性奔放”的刻板印象。谈到最大的变化。我说:

学生们非常聪明,但不见得表现出来。在交流过程中,很多人喜欢通过更合理的自我表述,来完成自我塑造。他们脑子里有个开关。知道说话办事的策略。在特定场合,知道应该这样说和说什么。但在行为方式上,有可能表现出完全不同的逻辑。他们的理想主义部分比较少,理性化、保守化的趋势明显。

这是我对18-25岁年轻用户的总体观念,并不像想象中那么特立独行,甚至可以理解成“奔放”的反面。很多学生对于外部世界的想象十分严苛,变化引发的危机大于有可能到来的机遇。

安全感缺乏是我国年轻人的显著特征。美国青年在推迟置业,而中国青年,则一直对财富焦虑。与欧美相比,精神、物质都相对富足的新一代中国青年,却仍然缺乏安全感,放纵的感性更显得十分奢侈。



“没什么要紧” vs 积极上进


我曾询问排队买珍珠奶茶的大学生(热门奶茶需要排队一小时):“值得等这么久吗?” 他回答:“无所谓了,反正也没什么要紧事要办。”

无论“辣条”还是“小龙虾”,在社交平台上,段子和符号来得快、散得快,也是“没什么要紧”的例证。斗表情,在95后聊天群里是一种常态。表情包可以代表一切,也可以什么也不是。“中老年气息太浓”的表达被年轻人嫌弃,但他们同样会主动使用“中老年表情”,以实现反讽。学生群将这些表情当做“邪典”来用,不过最近他们告诉我,这个已经过时了。

“没什么要紧的”——无意义状态,意味着不再感到“匮乏”,而是“无可,无不可”。渴望越少,获得后的意义感也就越低。得到了,不会特别开心,失去了,也没那么在意。

与此同时,“积极上进”的年轻人也不在少数。英语打卡群,读书打卡群,运动打卡群。通过社交督促行为,相信一万小时规律,带来提升。购买在线学习的年轻用户,大多是收入不高的职场新人。他们对课程期待不多,买课却能够表达“努力向上”的意愿。

北大有老师统计出一个数字:40%的北大新生认为“人生没意义”。意识到“人生无意义”怎么能算坏事儿?大学生思考人生意义问题,他们在试图超越“看起来正确”的标准答案。当新一代人有了很多选择,不再“必须如此”,或者说有了各种可能性。他们可以拥抱无意义,也可能在无意义的游戏之后找点“意义”。

积极上进与无意义同时存在,他们存在于不同的情景和场景之中。“意义”的追求和放弃,终究是个场景、情境问题。在我看来,“无意义”恰恰是现实“无力感”的心理缓冲带。大多数年轻用户并没有在无意义的道路上越走越远,而是在不同场景下保持了双重状态。



孤独 vs 狂欢



“年轻用用户喜欢分享!”在不同工作坊中,产品经理都说过类似的话。95后都很喜欢分享吗?那么,他们到底喜欢跟谁来分享?

在欧美,青少年撤离Facebook和Twitter,拥抱Snapchat和Instagram。国内的微信如火如荼。而学生们告诉我,他们更喜欢微博和qq。从这些现象可以看出,95后的分享更倾向于小型化、社群化(半隐蔽)。用户在关系群(同事朋友群)和兴趣群(各类爱好交流群)中获得感情认同以及行动动力。而相比之下,相对封闭的兴趣群更是亚文化生产的场所,其规模、效力远远大于关系群。年轻用户分享发生在半封闭社群,一旦这样的社群被“掀开盖子”,讨论和分享也会停止。

与此同时,海面之下有年轻而沉默的大多数,他们根本不分享。

在研究大学生拍照的项目中,我们发现大学生手机里装了不少修图软件。少则三四种,多则十种以上。很多用户花不少时间修图,加滤镜、拼贴、换字体、边框……但最终不分享,他们只是喜欢把玩修图的过程,留下来给自己欣赏。制作、创意这些图片本身提供了孤独的快感。

微博更像广场,用户可以参与讨论,也可以安静地旁观。再看网易云音乐,留言区充满了各式各样的故事。讲故事是为了分享吗?大部分留言是在自我倾诉,把数字平台当成了单向度的“树洞”弹幕是否是一种社交状态?B站董事长说得很好:“弹幕产生的文化背景是因为孤独,它来源于爱好的孤独感。” 弹幕是沟通吗?或许只是情绪和语言的无意义游戏。弹幕网站则为用户提供了孤独者的狂欢场景。

当我们谈论狂欢,需要反思:在狂欢的外表下,年轻用户的内核是不是一种孤独的状态?



阶层分化vs 想象共同体



数量庞大的年轻用户群体,并非属于相同的“想象共同体”。有人喜欢新潮,有人偏爱怀旧,有人追剧,有的完全不追(生于98年,也有人看过三遍《我爱我家》)。有的人看直播,但有的学生完全不看直播,甚至对直播、短视频嗤之以鼻。有的人为一掷千金追星,或组建粉丝会,有的对明星十分谨慎。数据统计为我们呈现“趋势”判断,与真实用户接触,更有机会了解数据背后的人,他们情感与动机的巨大差异。

以上说的只是文化兴趣的圈层。相比之下,收入(消费)的阶层差异更大。今年设计思维课程命题之一,是围绕“陌生人交友”问题,对低收入的年轻用户群体进行研究。教室里的年轻研究生们,潇洒、时髦,擅长海淘、聊天、交友。当他们走出校门一百米,就发现了生活的复杂性,在一百米之外,年龄相仿的年轻人完全是一群“熟悉的陌生人”。他们是年轻服务员、售货员、小店主、快递员,他们很忙,甚至没时间交友。不过,他们21岁产生了相亲、交友的需求,24岁就有可能已经成了孩子的妈妈。

通过这个命题,学生们开始了解:“年轻用户”是多么大的一个词!我们在谈论年轻人,要具体观察和分析他们有着怎样的生活情境,面临怎样的具体问题。


数字媒体营造了一种幻觉——“同一个世界”的幻觉。“青年文化”看似包含了平等的数字世界。年轻人说:我跟别人一样,有权利上网看一样的视频,买一样的东西,拥有一样的机会,一样的知识。然而,真相真的如此吗?每个人都能喝可口可乐,那又如何?从一瓶糖水的消费,到数字社交行为,都只是创造了平等权利的幻觉。



结语:在变化中理解年轻



“95后”年轻用户,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中国今后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消费进程。他们熟悉互联网,与数字化共生,是名副其实的“数字原住民”。加拿大学者伊尼斯在其著作《传播的偏向》中断言:“一种新媒介的长处,将导致一种新文明的产生。”新的数字文明诞生于新一代的用户之中。 

中国激荡的大环境制造渴望的同时,也加剧了无所适从的焦虑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他们更聪明,知道如何对付提问,在用户研究过程中,运用反侦察手段,避免暴露真实想法。因此,他们说出来的不见得是真的。用户的言论和行为,依托于特定的场景,具有极强的时效性。

我们需要关注一些有趣的矛盾之处。例如:如果能用打字来解决的问题,他们不想说话解决。例如,他们虽然对新事物缺乏耐性和忠诚,却会返回到几十年、几百年前,去寻找“新鲜感”。

在“理解年轻用户”方面,品牌要提防“用力过猛”。“显得年轻”,或明目张胆地“讨好年轻人”,他们不买账,反而会笑话你“老黄瓜刷绿漆”——装嫩。

让年轻人加入产品研发团队,是一个很好的选择。以前说 by people ,for people 现在是 by young people , for young people 。在工作过程中,引入年轻学生,我们会有机会更深刻了解他们眼中的世界以及情感的洞察。

设计思维主张延迟判断(defer judgement),对年轻用户群体尤其如此。你通常看到的“数据化记号”都刻在船舷上。船在水中漂浮,水总在流动之中。




王可越、税琳琳、姜浩《设计思维创新导引》,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7年7月出版。京东、当当、天猫、新华书店系统均有销售。



作者:

王可越,  中国传媒大学教师,博士,从事创新教学及艺术研究。

图片来源:GIPHY 

原创文章,转载及其他有关本微信服务内容的知识产权事宜,请联系d_thinker@sina.com



王可越撰写的相关文章选读:

为什么是设计思维?为什么现在?

可乐、钻石、运动鞋与方便面——文化情境中的洞察

Aha!这才是洞察!

一场游戏一场梦——创意中的造景与造境

中国式情境——热锅里的生存指南

场景或情境,及其所创造的

看,那多变的假面——Persona与生活中的表演

唯有真实体验才是要紧的——从个人体验到体验经济

我在读空间,空间在写我,如今我们重构空间

真共情,我与你

创意之刀,创意之道

我们辛苦省下了时间,再亲手杀掉它

放下锤子,告别钉子的世界


每个人都有创造力

感谢您关注“新思课”
每周五更新内容
微信号:d_thinker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